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一位美国的左派作家和记者,以其对共产主义运动和亲苏联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道与支持最为著名。根据网络搜索的信息,她被苏联驱逐的原因是:1949年,她在苏联被指控为美国间谍,并与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一同被捕。她被关押在莫斯科的卢比扬卡监狱,受到了审讯和折磨。
第一个:海伦·托马斯,是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她从1961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起,一共向9任美国总统提过问,而且以问题尖锐著称。这位美国新闻界的大姐大保持着美国新闻史上很多项纪录。
欲盖弥彰/玻璃真相 Shattered Glass (2003)斯蒂芬95年从宾西法尼亚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具有90年悠久历史、在美国颇有影响力的、以刊登政治和社会评论著称的杂志《新共和》。由于总能采集到新奇的选题、写出有趣的文章,他很快便得到大家的赏识。
薛晓棠出生于1990年,吉林市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曾获雾凇形象大使冠军、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季军等奖项,并签约保时捷模特,现从事新闻主播。自从薛晓棠在两会惊艳走红后,关于她在新浪微博上的模特认证信息遭到了一些质疑,但是咱吉林妹子落落大方地回应了这件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得知总统这一打算后,竟狂妄地说道:“任何总统都没有资格要求允许他接触诸如飞碟之类的档案材料。” 艾森豪威尔感到问题很棘手,他不但很难改变情报机构对总统的敷衍态度,而且也受到来自军界的反对。
1、玛丽·科尔文(Marie Colvin),女,195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长岛风景如画的牡蛎湾,是耶鲁大学人类学专业的高材生,也师从普利策奖得主约翰赫西(John Hersey)。 但因大四的一场有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道研讨会,科尔文被战争报道深深折服,便立志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毕业后供职纽约运输工会内部刊物。
2、玛丽·科尔文从1986年开始投身战地记者的生涯,涉足多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包括两伊战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以及前南斯拉夫战争。她的生活充满了战乱的烽火,两次战地恋情也在这动荡的环境中展开。然而,战地记者的工作并不总是一片黑暗。
3、玛丽·科尔文(Marie Colvin),著名美国籍女记者,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资深战地新闻记者。2012年2月22日,在叙利亚政府军炮击霍姆斯市时被炸身亡。她为报道而生、为田野而战,直至在战火中得到永生。“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
4、玛丽·科尔文传奇始于她的美国纽约长岛牡蛎湾,1956年出生于这片风景如画之地。她曾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佼佼者,但内心渴望报道真实而非无病呻吟。一次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研讨会,深深触动了她,她意识到真实报道能够改变世界。
5、玛丽·科尔文本是美国纽约州一家小报的记者,后来成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在伦敦供职27年,30年里报道过数场战争。该人物报道的新闻真实公平,曾凭借在前南斯拉夫的报道获得了英国“最佳驻外记者奖”。
是美国记者莫拉。莫拉是一名美国摄影记者。越战爆发后,她被派往西贡采访这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是伸张正义的战争。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莫拉发现有无数无辜的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她决定不再用镜头记录美国士兵的英勇,而是把镜头对准一个个在战争中灰飞烟灭的生命。
在越南战争中,一位名叫莫拉的美国女记者亲临前线,她的任务是报道这场被多数美国人视为正义之战的进展。然而,随着报道的深入,莫拉目睹了无数平民在战争中丧生,她开始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无辜生命的消逝。她的上司对她的报道感到不满,命令她改变报道方向。
年法拉奇主动请缨,要求去越南,开始了长达8年的战地记者生涯。在越南战场上,她看上去像一个孩子一样娇小、一样容易受伤,她的背包上写着说明,告诉人们如果她阵亡,将她的遗体运交意大利使馆。刚开始她的报道明显地流露了亲越共的倾向。
1920年,海伦·托马斯在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出生,她的父母是不识英文的黎巴嫩移民,家中有九个孩子,她排行第八。 海伦从小就对文字有着特殊的感情,11岁时便立志成为一名记者。她在底特律长大,并在韦恩州立大学英文学系接受教育,1942年获得了学士学位。
年6月7日,美国白宫历史上最资深的记者,海伦·托马斯,宣布结束长达50年的记者生涯,这一决定立即生效。她在1960年加入美联社,成为白宫记者团的一员,期间她对多位美国总统进行了提问,以其犀利的问题闻名于世。
海伦·托马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1920年,海伦·托马斯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父母居住在温彻斯特,是不识英文的黎巴嫩移民。是9个孩子中的老八。虽然父母都大字不识,小海伦却对文字有特殊的感情。她11岁时就宣布,长大后要当记者。
海伦·邓肯 (Helen Duncan),对中国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但是当谨小慎微的英国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都不禁生动起来。海伦·邓肯,就是英国最后一位被“巫术法案”判刑的女巫。如今,海伦的后人,在海伦逝世50周年之际,发起了“宽恕海伦”的运动,希望为她讨回一个说法。
海伦·托马斯海伦·托马斯(1920年一2013年7月20日),是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她从1961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起,一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而且以问题尖锐著称。这位美国新闻界的大姐大保持着美国新闻史上很多项纪录。
年,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海伦·托马斯是家中九个孩子中的第七个。尽管她的父母皆不识字,但小海伦对文字的热爱却早早显现。在她仅仅12岁的年纪,便立下了坚定的决心,立志成为一名记者。1943年,22岁的海伦从韦恩州立大学毕业后,她选择留在政治中心华盛顿,借口是去探望堂姐。
1、【答案】:美国女记者、作家、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1929年,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身份来华。1934年,担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写了许多著名的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至1941年回国止,在中国采访活动13年。
2、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年—1950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奥斯古德,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早年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
3、为纪念中国人民的三位特殊友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她在中国的贡献被铭记在1985年6月25日发行的《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中,这套邮票共3枚。其中第一枚8分邮票的主角就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邮票上的她,形象生动,双唇紧闭,头颅高昂,象征着她的执着勇敢和坚毅刚强。